第113章 有追兵


第113章  有追兵

        黄斌先去找了骆玉珠,只是人不在。

        转身去了九道湾。

        来之前答应那群朋友到他们到各家坐坐,看看家中如何,捎封家书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回来之后忙着房子的事情,这才有时间来串门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条胡同虽然叫做九道湾,可实际上这条全长390米的胡同,转弯的地方不下于13处,是京城转弯最多的胡同。

        就位于北新桥向南,东口与铺陈市胡同相连,西口从校尉营胡同通出,在后世这还是一处景点。

        杨树茂,史小娜,谢老转都住在这个胡同里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从一头进去,三转两转就不知道东西南北了,迎面遇到一个身穿连衣裙的女生,黄斌连忙拦下来问:

        “同志,请问你知道杨树茂家在什么地方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那姑娘停下来有些审视的看着黄斌:“你找我茂弟弟干嘛?他都去东北插队了,不可能再打架啊?”

        黄斌一顿暴汗,这杨树茂也是一个三天两头就打架的主,经常把别人做的鼻青脸肿找上门然后要赔偿。

        杨树茂父亲工资不高,他的哥哥姐姐的工资也经常要拿出来贴补赔给人家。

        要不然杨树茂的外号怎么能够叫做傻茂呢。

        也就是这一年杨树茂下乡了,这种事情才没有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茂弟弟?”

        黄斌仔细打量眼前的美女,看上去要大许多,脸庞有些面熟,仔细一想,这个应该就是给杨树茂生了孩子的叶菲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说:“你是叶菲吧,我听傻茂说起过伱,没有想到在这里见到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叶菲皱着眉头说:“等一等你说你什么时候见过茂弟弟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心中有些疑惑,这时候也不是知青探亲的季节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说:“我是在东北金山屯插队的知青,才回来探亲没有几天,这有傻茂让我捎来的家书,顺便看看他家的情况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叶菲当然知道杨树茂插队的地方叫做金山屯,黄斌既然能说出来金山屯,就可以确认是茂弟弟的朋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还真和茂弟弟在一个地方插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他经常在我们喝酒的时候提起你。”黄斌笑着说。

        叶菲脸上微红,嗔道:“不会是在说我的坏话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没有,说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姐姐,比亲姐姐还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个傻弟弟。”叶菲高兴地说:“走,我带你去他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有了叶菲这个地头蛇带路,三转两转你就来到了杨树茂的家,他的父母都不在,只有他的姐姐杨树影在家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把杨树茂的信交给杨树影,喝了茶,问了家中的情况,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的,客气一番,也就从他家出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后又在叶菲的指点下去了谢老转的家,中间也路过史小娜的家,他家是1栋2层的小洋楼,还带着一个小院,是九道湾里面的独一份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史小娜害羞,不想让黄斌见她的父母,也没有让黄斌带信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只是从外边路过,知道地方就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后又去了赵素处的家,见到了傻春,还有她的妈妈,这张脸也是熟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赵素处的妈妈热情多了,缠着黄斌问东问西的,家里有什么人啊,有几间房子,在金山屯生活的如何,和赵素处关系怎么样,等等一系列的问题,是一个接着一个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就像上门的女婿一样被盘问了一遍,顿时让黄斌很后悔。

        早知道贴上邮票寄到她们家就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再回去找骆玉珠,这回终于找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人找了个僻静的地方,骆玉珠说:“你让我打听的鸽子市场找到了,眼下的粮票等都涨价了,京城的地方粮票现在都要接近三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个事情黄斌有预料了,这种特殊时期粮食肯定会涨价,问:“那猪肉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现在不要票的猪肉在1块5到两块之间。”骆玉珠说。

        之前猪肉票是五毛一斤,加上8毛4分的肉钱,最贵的猪肉也就是1块3毛4才能够买到一斤。

        眼下直接涨到接近2元的价钱,也还行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野猪肉味道很重,之前黄斌做的时候加了很多大料,还是掩盖不住那种味道。

        野猪肉的价格就要便宜很多,只是一块钱出头的样子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说:“我能弄到一些野猪肉,你帮我去给卖掉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黄斌在冬天的时候买了不少,买入价格只相当于两毛钱多一些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共花了300多块钱,空间中足有1200斤的猪肉,看上去比较多,实际上并不多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头野猪都有二三百斤的重量,大的公猪都有三四百斤,打猎的时候当然会挑最大的那一只去打。

        整个冬天黄斌一共买了五头大猪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很多村民打猎后不声张,如果是白天,都会藏在后山上,晚上偷偷地找黄斌,卖了钱揣进腰里面别人不知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又没有人知道黄斌竟然收了这么多的猪肉。

        平时黄斌只吃其他的野味,那羊肉还剩不少呢,野猪肉都留着没有吃。

        骆玉珠惊讶地问:“你能弄到野猪?”

        黄斌点点头说:“我外婆家在山区,几个表哥都是打猎的能手,听说最近京城里面肉的价格上涨了,今天给我打电话联系说晚上送两头野猪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黄斌说了一通,一个谎言就需要无数的谎言来遮掩,不过黄斌不需要带骆玉珠去认识自己的表哥,所以想怎么说都可以。

        只要晚上自己找个没有人的地方放出两条野猪来,骆玉珠也不会怀疑什么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是你有路子,现在就肉和粮食最缺。”骆玉珠说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想一想说:“你卖一斤我给你一毛钱的提成,你看怎么样?”

        就是到了80年代,骆玉珠弄了一批碎布做成拖把,一把拖把才赚一毛钱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那个时候做生意没有风险,眼下是弄猪肉去鸽子市场上卖,这个风险有些高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黄斌给骆玉珠一毛钱的提成。

        也算是对骆玉珠两口子的一个投资,毕竟之前都不熟悉,从现在开始就和他们做生意以后也在义务有个生意伙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个提成是不是太多了?”骆玉珠问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头野猪二三百斤的重量,这时候又好卖,那提成就有二三十块钱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说:“不多,这个风险比较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要是遇到上级检查怎么办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样是我的损失,不怨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黄斌也设想过,如果遇到上级来检查,那岂不是要鸡飞蛋打?

        面对这种情况,黄斌也有预案,就是骆玉珠出面去卖肉,黄斌在旁边卖鱼,真的有上级来检查,就让骆玉珠先跑,然后黄斌趁乱把猪肉收空间里面。

        即使有人看到也无所谓,鸽子市场里都是蒙着脸的,看到也只会认为是自己的眼花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样一来即使有了危险,也没有什么损失。

        骆玉珠笑道:“好,我干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两人约了晚上碰头的地点和时间,黄斌再次去找收购站卖鱼。

        之前卖过一次的收购站,就不会再去第二趟,省得出现什么意外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只找没有去过的收购站,卖个百十斤的鲜鱼。

        晚上到了8点多天还稍微有些亮,黄斌早已经准备好各种东西,自行车后座的两边麻袋一边是野猪肉,另外一边全部都是鲜鱼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推着自行车来到东直门外约定的地点。

        骆玉珠已经在等着,见到黄斌车子后面带着满满当当的东西,说:“这么多都是肉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一半是野猪肉分割好的,另外一半都是鲜鱼,到时候我卖鱼你卖肉,有个照应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,听你的。”骆玉珠走到自行车后面帮着推。

        半道上两人把脸用方巾蒙上,只露出两只眼睛来,像是过去截道的土匪。

        在鸽子市场外的路上,还有专人把守看护,如果有上级来检查,可以提前吹响口哨。

        顺便还能收进场费,这个只是卖货的收,要是空手过来的直接就可以进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带的东西有些多,被收了五毛钱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人家的地盘上,黄斌也不能乱来,痛快地把钱交了,推着自行车进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东直门外的鸽子市场是比较大的一处,就跟菜市场一样,用石灰在地上画了不少的摊位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数了一下,一共有五条道,每条道都有100多米长,左右,两边都可以摆摊。

        日用杂品、手工艺品、小家具、布匹衣物鞋帽、家禽肉类都分门别类地各占据一片区域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眼下卖其他的东西都比较多,但是卖粮食和肉类的卖家最少,人气反而最旺。

        往往有人摆上摊位,就立马一群人围上来,三五分钟就把为数不多的东西买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个就都跟不要钱似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想一想也能够理解,刚经过地震的洗礼,谁知道会不会还有更加剧烈的地震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候就要多储备一些粮食肉食以备不时之需,省得有钱买不到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人随便找了一个摊位,骆玉珠拿了麻袋铺在地上,点上马灯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解开口子,往外掏野猪肉。

        之前都已经在空间进行了分割,切成一斤和两斤的小块,这样就不需要再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边刚摆上肉,就围过来不少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是野猪肉吧,多少钱一斤呀?”

        骆玉珠说:“小块的是1块3一斤,大块的是两斤,2块5一块,这边有钩子称,可以直接自己称,每一块都保证够斤够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能便宜点吗?”有个大娘问。

        骆玉珠摇摇头:“已经很便宜了呀,猪肉都涨到1块9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个价格还行呀,不算贵。”旁边的一个身穿中山装的人说:“你要不买就让一下地方,给我来两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就是,给我来10块钱的,回家做腊肉。”另外一个人说。

        骆玉珠先接过钱说:“看中哪一块直接拿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讲价的大娘脸上讪讪的有些不好看,只是习惯性的先讲价,想便宜一点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候肉摊都两天没有卖肉了,也不知道猪肉的供应什么时候可以恢复,每一个人都害怕再有比较大的余震,今天也是咬着牙过来想多存些吃食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谁说我不买的,给我来两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先挑了两块肥肉比较多的,然后还掏了2块5毛钱塞给骆玉珠。

        骆玉珠把钱装进斜挎包里,仔细地盯着买肉的人群,别再被人顺手牵羊,偷了一块去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先掏了一些,然后把大半麻袋的猪肉直接都倒在摊位上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和自己设想的有些不太一样,没有想到野猪肉竟然会这么的受欢迎,只能和骆玉珠两人一起先卖肉。

        已经有些后悔了,应该先卖鱼的,相对来讲野猪肉好卖,鱼要难卖一些。

        等这一阵买肉的过去,稍微松了一些,黄斌见骆玉珠能应付过来,这才在旁边铺上两个麻袋,把鱼拿出来卖。

        鲜鱼的价格还算稳定,因为吃鱼费油还没有肥肉,供应还是比较充足的,所以这个价格不高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市场上只能卖四毛一斤,这个价格已经很满意了,毕竟黄斌卖给收购站也只是2毛5。

        卖鱼就要稍微麻烦一点,每一条都要称,肉涨价的太贵,很多人舍不得买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有卖鱼的买上一条回家清炖也能解馋。

        要知道现在面粉虽然只要1毛8一斤,可是一斤粮票也价值两毛,这买一斤面粉的实际成本就是3毛8分钱,眼下特殊时期价格反哟一倍都不止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斤鱼卖四毛和半斤面粉也差不多了,没有钱的人也不会跑到鸽子市场上来碰运气。

        既然来了鸽子市场,手头上都是比较宽裕的居民,这今天有肉有鱼,数量还比较多,可以说是敞开了供应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鲜鱼卖的比较慢,不过生意也一直没有断,黄斌都在不停地称秤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知不觉骆玉珠已经把最后一块野猪肉都卖了,这才过给黄斌帮忙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了骆玉珠帮着称鱼,黄斌只要算账收钱就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鸽子市场有专门的巡逻人员,也没有想不开的在这个市场里面捣乱,毕竟能在京城外开个鸽子市场都是有能量的人,谁也不会这么想不开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有半个小时的时间,一麻袋的野猪肉和一麻袋的鲜鱼已经全部卖完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收拾好麻袋,对骆玉珠说:“赶紧走,省得被人盯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刚才黄斌一直放出精神力观察周围,就感觉到不远处有两个人一直盯着自己的摊位,在那里小声的低估着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猜测这是有人看到黄斌这卖了大钱,想要动歪脑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年头稍微有点钱,就容易被别人盯上,只要夺了能跑掉,这种案子都很难破案。

        刚才还想着是不是再买点什么东西的骆玉珠也放弃了想法:“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个时候确实要以安全为主,尽快的回到城市里面,省得有不开眼的人想劫道。

        骆玉珠把装钱的挎包套在黄斌的脖子上,两人急匆匆的离开了鸽子市场。

        经过外面的检查点,黄斌催促骆玉珠赶紧坐上来,紧紧的抱着自己,然后把自行车蹬的飞快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有两分钟就有两个人骑着自行车出来,看到远处的黄斌气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虎哥,还追不追呀太远了吧?”小弟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追,当然追了。”被叫做虎哥的人说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个人夹着自行车一路猛追,黄斌虽然带着一个人可骑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,两个人在后面一路急追猛赶,他俩人累得跟狗似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一直来到东直门外都没有追上。

        虎哥这才停了下来,因为他知道进了城之后,只要往小胡同里面一钻,到时候很难再找到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气喘吁吁的说:“这是头肥羊,明天招呼雍和宫那边的兄弟过来,咱们堵这一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的,虎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被叫做虎哥的人经常在这黑吃黑,手底下也纠集了好几个狗腿子,平时都在东直门外和雍和宫这两处鸽子市场盯肥羊,敲个闷棍,弄点零花钱。

        市场里面都有巡逻的背景深厚,有一些常驻的卖家都是有背景的,也不敢下手。

        今天也是巧了,黄斌和骆玉珠两人一看就是生人,还卖肉卖鱼,足足卖了200多块钱,这以后只要再来,那一定要把钱给留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穿街过巷,找到一处疲倦的地方,这才停下自行车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吓死我了。”骆玉珠拍着胸口急喘,这粮仓规模也不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看了两眼,这才恋恋不舍的把目光转移,告诉自己,朋友妻不可欺。

        缓了缓说:“咱们缓两天再去,下次就不去东直门这一处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也是,那雍和宫的鸽子市场规模也不小,下一回去那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黄斌把骆玉珠送到住宿的地方,然后掏了十五块钱出来递过去:“这是你的提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骆玉珠只抽了那张10块钱的大团结,说:“一晚上10块钱就已经很高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骆玉珠在电视剧中的表现是一个对钱比较看重的人,黄斌没有想到她只要了十块钱。

        对比普通工人一个月30块钱左右的工资,这10块钱确实很高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也没有矫情,以后相处时间长着呢,说:“那好,等过两天再有野猪肉,我再来找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黄斌回到四合院里,已经11点了,钻进蚊帐里直接就睡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感觉一闭眼的功夫就听见有人在附近忙碌,睁开眼一看,于丽正撅着屁股做饭呢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候天已经微微亮了,于丽侧着身对着黄斌,可以看到那道诱人的弧线,这大早上的就看到了优美的桃子,让黄斌咽了一下口水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惜啊可惜,漂亮的于丽已经是变成了大嫂,黄斌艰难闭上眼,只是再也睡不着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知道过了多久,天色更加亮了,闫埠贵一家都起来,黄斌也不好继续睡,起来洗漱去了胡同中的厕所方便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夏天公共厕所的味道最冲,黄斌无比怀念后世的卫生间,就是自己在金山屯的厕所都比这个好闻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这住在四合院都是这样,即使到了九十年代,好多胡同里的住户都还是习惯用公共厕所。

        每天早上第1件事情就是拎着尿罐子去倒尿。

        回来后洗了手,于丽招呼道:“黄斌一起吃点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也好,给我一碗稀饭就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不吃白不吃,这闫埠贵坑了自己几回了,吃他两顿也没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坐下来后于丽就给盛了一碗杂粮稀饭,递过来一个窝窝头,吃的是黑疙瘩咸菜。

        昨天晚上的饭菜虽然样多,不过分量不多,根本就没有剩,这今天只能吃咸菜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闫埠贵问:“斌子,你这回来可以待多少天呀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三大爷这是想撵我走?”黄斌反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哪能呢!我怎么会撵你。”闫埠贵虽然心中想让黄斌走,可这个话是说不出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心中感慨,之前多老实的一个孩子呀,这才去东北了一年时间回来,就跟变个人似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转手把易中海、何雨柱连贾张氏三个人一起送进了派出所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要是留在四合院里,下一步还不知道想把谁送进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和黄斌一起待在前院,闫埠贵总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说:“我是请了病假回来休养的,总不能来了,三五天就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是,这四合院就是你的家,谁也撵不走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黄斌吃了免费的早餐,转身出了院子,这时间太早,只能去城外亮马河去捞鱼。

        中午也没有回去,等到下午差不多才骑着自行车去了前门。

        先是找个收购站,卖了一口袋的鱼。

        韩春明、苏萌和程建军三人都住在这附近的一条胡同的同一个院子里,黄斌顺便过来送了家书。

        谢绝了韩春明妈妈的挽留,

        然后再一路打听,徐静天的家就在小酒馆的后面,在这一片说起徐慧珍就没有不认识的,很快找到了小酒馆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还是第一回走进小酒馆,一共摆了7张桌子,只是现在时间还早,只有两个人在喝酒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走到木质柜台前,照着电视剧里的样子说:“二两酒,再来一盘花生米,一盘.”

        看了看柜台里的菜并不多,就这其中一盘猪肚说:“还有这个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柜台里的赵雅丽正在盘账,抬头看了看,是个陌生的面孔,笑着说:“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?”

        说着从旁边拿了一壶酒放在黄斌面前,黄斌付了钱,说:“以后会常来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端着酒和菜找个桌子坐下来,再到旁边的小饭馆要来一碗水饺,没有一会就有人陆陆续续的前来喝酒聊天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部电视剧之前也是看过的,感觉比正阳门下还好看,徐慧珍和陈雪茹两人斗了一辈子,斗而不破,也是人生的知己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有想到自己也有这在小酒馆喝酒的一天,有种走进历史的感觉。

        感慨一番,摇摇头先把水饺吃了,垫吧肚子,然后再喝起小酒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砰”的一声响,桌子上多了一壶酒和一盘花生米,有个人说:“小同志,我在这里你拼了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黄斌抬头一看,说道:“牛爷,请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在京城,一般称呼别人都是什么爷,就像眼前的这位牛爷,还有拉片的片爷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就和津门称呼别人小姑娘也是大姐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是一种尊称,并不是拿他当爷爷辈儿来称呼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认识我?”牛爷有些诧异的说,眼前这个小伙子自己确实没有见过。

        黄斌说:“在这前门附近,谁不认识你呀。”


  (https://www.lewenwuxs.com/3666/3666653/117438351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ewenwuxs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