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网 > 金句制造机,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> 第183章 年关将至

第183章 年关将至


什么?

  苏比被警察逮捕了?还被判了入狱三年?

  不是,为什么啊!!

  无数听众在故事的结尾,错愕当场,脸上的笑容还没来得及消失,瞳孔里的震惊就满溢而出。

  苏比明明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,又是吃霸王餐又是调戏妇女又是抢夺财物又是挑衅警察的。

  种种行为都没能让他“如愿以偿”,喜提监狱大套餐。

  偏偏在他被教堂的赞美诗感动,生出改过自新念头,决定要重新做人时,他却被意外逮捕。

  问题是,从头到尾,苏比在教堂外面,都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啊!

  就因为站在那里听音乐,就被莫名其妙地逮捕了?还被判了刑?

  那之前他做的那些出格行为,又算是什么?

  何等荒谬!

  但是,还记得“欧·亨利式结尾”的特点吗?

  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!

  渐渐地,很多人慢慢回过神来,重新审视这个让人错愕的荒唐结局,却发现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。

  看看前面警察的表现吧!

  自以为是,不去根据线索办案,也不听旁人的证词,全凭自己的经验办案,寻找符合“概念”要求的犯罪嫌疑人。

  对发生在眼皮子底下的斗殴,视若无睹,甚至还露出看戏的笑容;

  主动献殷勤给高贵的金发女郎搀扶过马路;

  为了给自己省事随意捏造一个理由解释别人的不正常行为;

  如果是一两个警察做出这种不符合规定,甚至可以说是失职的行为,还能解释说是个案。

  但如果一晚上遇见的所有警察,都遵循了这个办案原则,那就并非是用个案能够解释的事情了。

  可以经典地上升到整个系统!

  要知道苏比所在的地方,还是繁华热闹的百老汇街道啊,可谓是富人云集,纸醉金迷的城市核心。

  连在这样的区域,警察都尚且是这种让人失望的表现,那在其他地方就更加可想而知了。

  不,也不能完全说是“让人失望”,可能恰恰相反,警察的这种做派,可能更适应这片繁荣的区域才是。

  因为,当地的警察,就是一群为了富人服务的存在啊!

  只要不影响到权贵的生活,无论你小人物怎么吵闹、斗殴甚至于主动挑衅,他们都能做到熟视无睹,大家没看见就当作无事发生。

  可一旦介入到了上流社会,比如受到尊重的教堂,哪怕你一个底层人物只是站在门外,隔着铁栏杆听歌,都是一种罪过!

  从这个角度来分析,苏比被逮捕,被判刑,似乎就显得合情合理了。

  他错就错在,不应该站在教堂门口!

  因为,这个社会,就连宗教都是为了权贵阶层而服务的,小人物,连接受洗礼的机会都不配拥有!

  站在那里,本身就是一种罪过!

  由此又能引申出第二个问题,苏比身处光怪陆离的大都市之中,但他真的是属于这座都市里的居民吗?

  “警察”作为国家机器是法律的持有者和执行者,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政权,是政治文明的象征。

  而“赞美诗”则代表着宗教道德的精神力量,牵引着人性的回归,是精神文明的象征。

  但以苏比为例子的许许多多小人物们,在这两股力量面前,什么也不是!

  至此,大家终于都明白了过来。

  原来欧·亨利笔下的主角,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。

  并非是从像德拉、苏、琼西这样的正常人,转变成为苏比这样的“非正常人”。

  自始至终,欧·亨利笔下的主角都有且只有一个——

  那就是生活在那个社会,那个年代之中的,一个个鲜活的生命!

  在节目结束之后,周薇在她个人账号上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,也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。

  “人类社会产生私有制以来,人类便被划分为两类最基本的人群:穷人和富人。

  富人理所当然地掌握有比穷人更大的势力、更大的影响力,他们操纵财富,操纵金融,进而操纵一个国家,操纵所有人的精神。

  特别是在战后的资本主义社会,富人与穷人的鸿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程度,反过来,这种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程度。

  在《警察与赞美诗》这篇故事之中,主角苏比不追求劳动致富,反而满脑子想着去监狱过冬这一事件,本身实际上便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无情鞭挞。

  是什么样的社会,会“把人变成鬼”?又是什么样的制度,会让一个曾经拥有美好家庭,拥有崇高精神,拥有正常生活的人,变成惫懒堕落的流浪汉?

  苏比和德拉、吉姆、苏、琼西和贝尔门都不同,他被塑造成为一个流氓,一个无产者,某种程度上说,他就是社会的弃儿,被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所抛弃,像阴影一样始终游走在社会边缘。

  从苏比种种的荒唐举动之中,也许能得出一个残酷的真相。

  无论他怎么努力去对抗命运,他可能都始终没办法融入这个生养他长大的社会之中。

  为什么这么说呢?

  当一个人连进行犯罪都无法被“合理”地送入监狱之时,你如何能够指望他通过正常的努力途径获得安身立命的资本?

  正如苏比在结局里所遭遇的事情那样,当教堂的钟声再次唤起他的良知。

  当宗教的力量成为他以及类似他的一类小人物最后的庇护所,也成为改造他的灵魂的力量,并给予他诚心面对生活的勇气之际。

  当他想要摆脱曾经坠入深渊的堕落生活时,仅仅是一名巡街警察随意做出的一个错误判断,就能轻易打断苏比回归正常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勇气。

  可悲又绝望的是,当苏比在三个月后,顺利出狱,重新站在自由的阳光下时,他脑海里还能回忆起今晚听见的赞美诗,还有继续挣脱泥泞生活的勇气吗?

  笔者对此保持悲观的态度。

  很多人说,不喜欢《警察与赞美诗》的构思和角度,他们认为主角苏比无论是求入狱还是被入狱的种种遭遇,都充满了太多的偶然性,就像是被作者刻意安排的那样。

  当然,每一个故事里的人物角色,都是被刻意安排的命运,这是客观现实。

  然而,笔者认为,在苏比身上发生的偶然,其实更是一种必然。

  这种命运的嘲弄和不公,会必然且平等地落在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的小人物身上,只是,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上,不像苏比这一天下来的遭遇那么富有戏剧性。

  但你真的喜欢去读一个小人物枯燥且无聊的生平传记吗?

  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,那我就强烈推荐你去阅读这篇《警察与赞美诗》,相信你能读懂一个小人物浓缩的一生。

  是的,可能故事里的一天,就是苏比漫长一生的精华缩影,余下的,皆是贫乏!”

  …………

  节目结束之后,深夜宇宙系列的粉丝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热门梗——

  “欧·亨利式的结局”。

  在各种短视频下方,都能看见类似的评论出现,代指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反转结局。

  加上“查言查语”,可以说,深夜宇宙系列作品的影响,正在持续加深,并且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,在渗入到许多人的生活之中。

  就在这种波澜不惊之中,一个对所有国人而言,异常重要的时节,即将到来。

  春节!

  要过年了!

  宁城电视台和顾知书的个人账号都有发出通知,在春节期间,《故事人生》和《深夜巷话》两个栏目都将停播。

  用顾知书个人的话来说,就是给大家一个与家人团聚的空闲时光,哪怕是和家里人在夜里打打牌,搓搓麻将,也总比守在电台前收听广播节目更有意义。

  对此,深夜宇宙系列粉丝们只有一个回应——

  “呸!”

  老子过年喜欢干嘛就干嘛,要你管?

  明明就是想要偷懒过节不上班嘛!

  但仔细想来,也是无可厚非。

  谁一年到头好不容易迎来阖家团圆的春节,不想好好放个假,休息休息,陪陪家人啊?

  顾知书也不是铁打的,过去半年里哪怕在名气起来后,有了流量,也依然保持着让人满意的出勤率。

  而且经常一个晚上就是两场节目连播,中间几乎不带停歇的,直接干到凌晨3、4点钟。

  这种敬业程度,也足够让粉丝们感到宽慰了。

  2月17号,明天就是除夕夜,很多在外忙碌了一整年的人们,已经提前踏上了归家的旅途。

  安卉也不例外。

  哪怕她对那个名为“家乡”的地方拥有再多不好的回忆,但在春节这个日子,总是要回去看看的。

  不过,她已经可以预见,这次返乡,迎接自己的,依然会是无尽的闲言碎语,注定不会像绝大多数人那样,可以期待一个温馨悠闲的春节。

  她家位于大山之中,下了飞机,还要转一趟相隔五个小时才发一班的大巴车前往。

  大巴车上被归乡的旅人塞满了行李,拥挤异常,汗臭味充斥着整个车厢,屁股下的座垫还破破烂烂,哪怕隔着厚实的牛仔裤也被膈得慌。

  但安卉并不厌恶大巴车上的“生活气息”,在很多年前,她独自一人,就是乘搭这么一辆破烂又拥挤的大巴车,离开了大山,去往了梦想中的大城市,开启了全新的生活。

  如今,再次回到熟悉的车上,她对空气中的浑浊气息,甚至还有几分欢喜。

  但能够接受是一回事,让她和邻座拎着大包小包,张嘴还一口烟臭味的中年男人愉快聊天,安卉是万万做不到的。

  不是一个圈子,不要勉强自己强行融入,是她这些年来在社会上打拼总结来的经验。

  有些人总认为,当主编记者之类职业的,就得每时每刻都抓紧和身边的一切人沟通,以掌握第一手的鲜活资料。

  安卉觉得这就是脱了裤子放屁。

  你愿意和人家聊,别人还不一定乐意搭理你呢!

  真想要体恤民情,了解真相,还不如扔几百块钱,选一户有代表性的村民,去他们家里做个专访!

  一场深度的对话,比你举着录音笔摄像机在村上街道转十圈都有用!

  幸好,安卉的座位,是靠窗的位置,她可以戴上耳机,拉下窗帘,一个人蜷缩在座椅和窗户的缝隙之中,享受可能是新年到来前,最后的安静时光。

  她打开了电台,等待着农历年最后一期《故事人生》的开播。

  …………

  “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。反景入深林,复照青苔上。”

  “人闲桂花落,夜静春山空。月出惊山鸟,时鸣春涧中。”

  “荆溪白石出,天寒红叶稀。山路元无雨,空翠湿人衣。”

  “听完以上诗句,不知你是否能感受到,有一股禅意在心头涌动而过?

  今晚我们的主角,是一位在短小精警的佛偈禅语上,有深厚功底的诗人,他通过诗词这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,来传播在常人眼中晦涩深奥的禅理,让并非僧侣之人,也能感悟到禅意的广博精深。

  可以说,古代诗词因他的笔墨而倍添空灵之美,禅理佛意也因他的诗句,而从此变得平易近人。

  相信过去有了解过《相思》这部动画背景的老朋友,已经能猜出本期故事的主角了。

  他就是‘诗佛’王维。

  相比李白、苏轼,王维的诗会显得没有那么热烈,却多了一丝静谧之美。

  使人【读之身世两忘,万念皆寂】。

  这些都和他所处的朝代,唐朝,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

  盛唐是禅宗的兴盛阶段,诗词、绘画、音乐、书法等艺术都对这个趋势有明显的展露。

  如果你以为我列举的这些领域很广泛,是空空而谈,那就错了。

  因为你只需要去欣赏王维一个人的生平作品,就能把盛唐与禅宗的紧密关联,读懂个大概。

  他不仅是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,更是一位出色的画家、音乐家、书法家,也是一名极具慧心的虔诚佛教徒。

  王维,是一个天才!”


  (https://www.lewenwuxs.com/4003/4003777/11110920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ewenwuxs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xs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