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文小说网 > 明末榆林小衙内 > 第187章 高峡出平湖

第187章 高峡出平湖


马陵山段的工程,已经到了收尾阶段。

  伴随着十几声震耳欲聋的巨响,黑火药如火龙般腾空而起,瞬间将坚硬的山体撕裂开来。

  山石四溅,烟尘弥漫,仿佛一场惊心动魄的火山喷发。巨大的石块被炸得从高处滚落,砸向谷底的山林。

  原本巍峨耸立的山峰,转眼间变得支离破碎,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揉捏过一般。

  那些细小的碎石则像雨点一样纷纷落下,形成了一片厚厚的石尘雾霭,让人不禁想起末日降临的场景。

  几万名当地百姓、招募的无业流民,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爆破点附近。有人把碎石铲进藤筐里,有人双肩背负藤筐,额头也要勒住一根粗大麻绳,像蚂蚁排队一样,有序的运到指定地点。

  连续多日的爆破,阻碍水流的最后一座石头小山,只剩下二十多米高了。山体一侧不断有碎石掉落,对后续的爆破人员,威胁特别大。

  农民工版的蜘蛛侠登场了。他们腰里捆好粗大绳索,由山头的几位壮汉,慢慢垂放下去,在半空中来回飘荡,找机会就用手中加长的锄头,把峭壁上摇摇欲坠的石块扒拉下来。

  接着再清理碎石、凿洞、安放黑火药,又是一轮惊天动地的巨响,山石纷飞,烟尘弥漫。原本不高的石头山,瞬间被炸开一个五六米宽的缺口,仿佛是大地张开狰狞的嘴巴。

  在毛驴、骡子和驮马的拖拽,还有几十根撬棍的努力下,一些只是松动的巨石,被移出原位。

  “眼前就是苏北大沙河。只要把脚下的石头小山,最后爆破清除掉,大沙河就能顺利通过马陵山,沿着旧沭河流进大海。”

  “工程结束后,大沙河将永远不会泛滥横流,永远不会祸害豫皖苏交界地,旧沭河沿岸也不会再闹旱灾。”

  工程副总监耿章华,站在缺口处看着眼前的河水,泪流满面。经过近一个月的奋战,马陵山的开山劈石工程,基本结束了。

  原本安静的人群,像是被点燃了一般,瞬间沸腾起来!欢呼声如同雷鸣般响彻整个天空,仿佛要冲破云霄。

  有的人激动地挥舞着手臂,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和兴奋;有的人情不自禁地跳跃起来,与身边的人相拥庆祝;有些人则热泪盈眶,用颤抖的声音呼喊着心中的喜悦。

  以山中寺佃农滕小富、刘德宽、韩大权为首的老百姓,虽然没有文化,但水往低处流,本地多了一条排涝通道,能大幅度调节水旱灾害的道理,还是能听懂的。

  曹公公的哥哥,锦衣卫南堂理事曹化雨,与张世泽等一众高官勋贵子弟,几乎不敢相信。

  蜿蜒盘旋约十五公里的马陵山,就这样被一点点腰斩打通了,难道真是人定胜天?

  狡猾的他们,之前一直在看热闹观望情况,连中下游最简单的拓宽、拓深河道的工作,都还没准备呢。

  只有等他们,把新沭河的中下游修整完毕,脚下的这座石头小山,才能最后爆破,移除出去。新沭河工程才算大功告成。

  “走,咱们再看看其他工地。”

  知道他们心思的小衙内,装作毫不在意。

  站在一处山巅,下面险峻的高峡之中,竟然出现一大片宁静悠远的平湖。里面被大沙河水淹没的树梢,还隐约可见。

  这片平湖,宛如一面镜子,静静地躺在山谷的怀抱中。湖水清澈,波光粼粼,映照着周围的山峦和天空。

  “这,这是堵住两头的人工湖泊,以前没有!”

  江苏沭阳县人,现在还是南京国子监学生的张训水,惊讶的大叫起来。

  他父亲就是万历时期的能臣,对治水、抗倭、履亩清丈有杰出贡献的张朝瑞。

  “张兄眼力真好!”

  “爆破下来的碎石,与我发明制作的土水泥混合,再搭配上钢筋,正好筑起巨大的围堤。”

  “这种新材料成本低廉、易于获取,能有效地抵御水流的冲击和侵蚀。”

  小衙内带领他们慢慢走下山坡,用手拍打、抓捏坚硬的围湖大坝。

  “雨水多的时候,就可以利用天然山谷、悬崖峭壁组成的围堤,把大水蓄积在这里,形成人造湖泊或者水库,避免洪水在豫皖苏平原,横冲直撞摧毁农田和房屋。”

  “等干旱缺水的时候,马陵山里面,像这样大大小小上百个水库,就会根据需要,轮流放水到中下游。”

  “总之,充分利用马陵山的山谷峭壁,就可以成为调节中下游的天然水阀。”

  “我称之为,更立西江石壁,截断巫山云雨,高峡出平湖。”

  “妹夫,你说的水泥,是不是也能用到中下游堤坝上?”

  张世泽不打算观望了,现在开挖疏通河道,顺便就能播种冬小麦,一举两得啊。

  “旧沭河河道,有很多的大石头,你们正好爆破出来,与土水泥混合后,砌成坚固的河堤。”

  “清理出来的淤泥,晒干晒透后,还是最好的农田肥料。”

  真实情况是,为了开凿马陵山,小衙内几乎耗尽了,所有的流动资金。如果不是英国公、曹公公提供的免费黑火药,还有本地廉价的劳动力,他早就破产了。

  之前为了节约粮食,还不能克扣伙食,影响农民工的体力,大沙河、旧沭河和连云港附近的鱼虾鳖蟹,已经快被捕捞绝种了。

  现在的他,急需销售土水泥赚回本钱,还要给农民工兄弟们,找好下一个东家。

  “傻大胆,你想想办法,借着新政策免税的东风,在我家乡也修一条排涝河。”

  饱受洪涝灾害的苏北人张训水,一点没有读书人的样子。

  “有办法啊,拿地图来。”

  “你们可以修建,西起苏北骆马湖嶂山闸,途经邳州、新沂、宿豫、你的老家沭阳、灌南、灌云五县,东至堆沟、燕尾二港,与灌河合并后,一起出海,全长不到300里的新沂河。”

  “新沂河既是骆马湖的排洪出路,还是分泄淮河洪水,增加淮河入海出路的一条分洪道,可以惠及骆马湖周边、沂南、沂北800多万亩的耕地。”

  这句话就像一瓢凉水,倒进了滚烫的油锅里。张训水马上和他的苏北同学叽里咕噜起来。旁边还有师爷,在拨拉算盘珠子。


  (https://www.lewenwuxs.com/4018/4018031/11110916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ewenwuxs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xs.com